现在是:
当前位置:滨城区纪委监委网站 > 新闻要闻 > 新闻要闻
百年征程大智慧 | 组织的力量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1-12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8名党员,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发展到448万名,到2019年12月31日,已达到9191.4万名。为什么100年来党能如此快速地发展壮大?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巨大的能量和韧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组织就是力量,组织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大智慧。

  党的一大在讨论党的性质问题时,曾经围绕一条关于组织问题的规定发生过争论。

  一种意见认为,党要有严密的组织,要有中央,能指挥各个小组,要有纪律,要有民主集中制,反对自由联合。

  另一种意见不赞成组织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认为用不着什么中央、纪律,发展党员不可限制太严,只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够了。至于党员是否实际参加党的组织和担负一定工作,是无关紧要的。

  当然,也有一种意见,主张党的组织采取中央集权制,党应绝对命令党员,实行军队般严格的纪律。

  经过讨论,大多数代表都同意第一种意见,决定建立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应该像布尔什维克党那样,反对和抵制无政府主义思潮,而决不能将党建成松散软弱的学术研究团体。

  最后,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了严格的入党手续,要求“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从而将党员严格地置于党的组织之内,并以严格的纪律相约束。

  到1927年,由党的五大授权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及章程,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

  这条规定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一条重要规矩。

  无独有偶,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遇到的这个问题,其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早有先例。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即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对章程的一个条款出现不同意见,以列宁为首的一派主张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派认为不需要参加。列宁的意见没有被通过。但在随后选举火星报编委时,列宁一派变成了多数,于是就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大派别。

  到1905年,党章才按列宁的意见作了修改。此后,这一条款不仅成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规范,而且在共产国际成立后,进一步成为世界上所有共产党的共同规范。

  为什么一条规定如此重要,甚至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延续了百年之久而没有改变?根本的原因就在“组织”二字上。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翻转过来。”列宁套用这句话说:“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列宁做到了。而我们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也把中国给翻转了过来。靠的什么?原因很多,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

  组织,是人类赖以共同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作为一种群体凝聚力量、发挥作用的奥秘所在。中国共产党从筹备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党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起点,就是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铁路去、到煤矿去、到兵营去、到一切有群众的地方去,建立党的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各种外围组织。

  1922年,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先后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首先就是建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把工人组织了起来。随后,在当年9月,发动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的力量。

  党有组织,团有组织,工会有组织,农会也有组织;地方有组织,军队有组织;工厂、矿山有组织,商店、书店有组织;甚至敌人的心脏里都有共产党的组织,敌人的监狱中也有党的组织。

  1933年5月,陶铸在上海被捕,先后被关押在上海公安局和南京中央监狱。在狱中,他和其他同志建立了秘密党支部,自己任支部书记,通过党组织团结难友,与敌人周旋和斗争,鼓舞狱中同志保持革命者的气节。

  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党章、规范组织,将党建成了一支打不烂拖不垮的力量。从1921年至1949年4月南京解放的28年间,南京地下党组织曾经8次遭到敌人残酷破坏;113名主要负责人中,32人先后英勇牺牲,任职时间最短的一任市委书记,到任7个月就在雨花台英勇就义。但是,每一次被破坏之后,党组织又都顽强地恢复重建了起来。解放战争时期,以陈修良为书记的南京市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核心区开展秘密工作,与国民党斗智斗勇,配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勇气和智慧。

  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当组织被破坏后,或部队被打散后,一个普遍和顽强的信念,就是找到组织。“找组织”成了共产党人的一句口头禅。

  组织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智慧。如何把最初的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乃至后来的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组织起来,是一门大学问,充满了政治、组织、理念、方式、方法上的大智慧。

  构建一套什么样的组织体系?从建党开始,党就设计和确定了初步的组织结构。到1927年党的五大时,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全国、省、市或县、区、生产单位五级。之后,逐步改进、完善,到今天,形成了从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到基层组织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体系,把数千万党员组织得井井有条,无一疏漏。

  用什么原则指导组织的建设和活动?这个问题关系着党的性质。我们党很早就接受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1927年民主集中制正式写入党章,此后逐步成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现行党章明确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6条基本原则,每一条原则都蕴含着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智慧。

  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既有严格规范,又有发展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形式和方式日益丰富和严密。许多地方都广泛运用了网络的形式,建立起网上支部,开展网上学习。

  在政府机关、群团组织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中,党员怎样组织起来并发挥作用?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是一个大难题。但我们党早在1924年就创造了一个“党团”的方式。七大将“党团”改称“党组”。此后,党组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又对党组作了进一步的规范。

  在庞大和严密的组织体系下,如何加强党的组织自身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防止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历史上有过很深刻的教训,我们党也进行过各种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认真研究和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的经验,对于丰富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治党治国的大智慧,是非常有益的。

中共滨州市滨城区纪委 滨州市滨城区监察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山东华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7043726号-1
办公邮箱: ljcd318@163.com 来信请寄:滨州市滨城区创业大厦1006 邮编:256600

鲁公网安备 371602020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