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当前位置:滨城区纪委监委网站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大众日报“党风廉政”专版丨胸怀“国之大者” 强化政治监督 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29       浏览量:
  9月29日,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召开,要求被巡视党组织坚决扛牢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扎实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情满黄河,心系海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山东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找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切入点关键点,既带头扛起自身贯彻落实的主体责任,又坚决扛起推动落实的监督专责,做到指挥棒指向哪里、冲锋号吹向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生根。

 

践行“两个维护” 从政治上看全局上谋

 

  国之大者,离不开行之实者。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不仅是发展问题、生态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大局问题,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全省发展大局的高度来把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着眼大保护、大治理,出台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省“十四五”实施方案等9个专项规划和若干政策措施,构建“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推进机制。十二届省委首轮巡视就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在全国沿黄省区中率先部署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充分体现了省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

  “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根本职责,必须跟进靠上监督,精准把握监督内容……”2021年12月,省纪委监委组织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部署会议,在全省层面拉开了专项监督的大幕。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纪检监察机关就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扣政治机关、监督专责机关职责定位,以实际行动始终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示范践行者。

  统筹谋划,由点及面部署推动。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省纪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16市和有关省直部门单位开展下沉式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出台专项监督实施意见和2022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六个聚焦、十九个围绕”监督重点,紧盯构筑黄河安澜屏障、集约节约用水、生态保护修复和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4个方面重点,确定51项具体监督任务,细化36项节点工作,列出重点工作台账,逐项明确措施“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健全工作机制,自上而下一体推进。省纪委监委成立重大专项监督办公室,编印3册专项监督指导手册,举办9期“黄河清风”讲堂、在网站开设监督专栏、建立“两牌两函”提醒问责机制……一系列务实举措,引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职责定位、靶向开展监督,推动专项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16市纪委监委和省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把专项监督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形成上下联动、贯通协同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对各级党组织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情况进行“政治体检”。2022年6月下旬至8月下旬,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13个巡视组对沿黄9市、25县(市、区)和2个功能区以及承担重要工作任务的17个省直部门单位,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560个市县级巡察组对2246个巡察对象同步开展联动巡察,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完善监督机制 推动监督融入日常提质增效

 

  政治监督坚强有力,必须找准监督的切入点,抓实保障的着力点,做到有抓手、见载体、能落地,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作为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东平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近日,泰安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对东平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各类问题20余个,督促主责部门认真整改落实。

  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以高质量监督保障高标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践行“两个维护”的积极作答。

  省纪委监委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作为统领各类监督的“牛鼻子”,创新建立“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聚焦“关键少数”,针对不同监督对象,分类建立政治监督活页,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监督重要内容,动态更新各级党组织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重要工作安排等情况,进一步提升政治监督质效。

  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推进落实,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找准“国之大者”与履职尽责的结合点,紧盯责任、作风、纪律,用好监督检查、廉政谈话等方式,推动监督融入日常。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重点关注沿黄重点地区工业项目、滩区迁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等项目,综合运用“专项监督+督导调研”,开展实地监督调研11次,下发专项监督提醒清单3期,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建立常态化省级环保督察机制,对任务重的沿黄6市开展专项督察,有针对性“一对一”约谈有关负责同志27人次。

  济南市以专项监督护航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质量发展;济宁市探索建立“1+4+N”监督机制,完善专项监督体系;菏泽市以监督保障黄河滩区焕发新颜,群众“安居梦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高质量监督有力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齐鲁大地条条落实、件件落细、事事落地。

  “第一轮专项巡视,17个省审计组对有关市、县同步开展经责审计,相互通报问题698个,实现巡视权威性和审计专业性有机结合,达到了‘1+1>2’的效果。”省委巡视办有关负责人说。

  提升专项监督效能,需要各类监督的互联互融互通。完善“内部贯通、左右衔接、上下联动”协作机制,建立督纪联动、巡纪联动、巡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政法、审计、统计、金融监管等监督主体协作配合,实现专责监督和专业监督同题共答。目前,省纪委监委与有关监督主体共同制定出台13项联动制度,凝聚监督合力,构建“一盘棋”监督格局。
 

监督融入治理 促进整改纠偏标本兼治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在治理中的保障性作用,立足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和工作链条,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系统治理。

  德州市纪委监委聚焦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市启动水资源税征收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专项监督,发现面上问题43个,及时向市水利局党组、市税务局党委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在全市开展水资源税征管问题集中整改,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提升以案促改效能。

  以监督之“势”,推动专项之“治”。聚焦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领域,把握推动“点上改”与“面上治”的关系,用好纪检监察建议,实现监督、整改、治理贯通融合,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有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541件,督促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优化治理、促进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围绕中小学校配餐管理、不动产登记办证难、虚报冒领养老社保资金和就业培训补贴、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监管“四项重点”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督促沿黄9市、25县(市、区)结合实际,聚焦急难愁盼,选定整治项目34个,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3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8万人。

  9月29日,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召开,随后,各巡视组采取“一对一”反馈方式对53个被巡视党组织进行逐一反馈。要求被巡视党组织坚决扛牢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据了解,本轮专项巡视共发现问题1770个。围绕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省纪委监委机关建立整改问题总台账,形成部门和地方两张清单,列入政治监督活页内容,充分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以“双问责”推动真落实。省委巡视机构完善重点问题督办、共性问题移交机制,综合形成8份巡视专题报告和普遍性、领域性、体制机制性问题,分类移交分管省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有针对性地督促推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安排,9月下旬,国家监委4名特约监察员到我省专题调研督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工作,对该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专项监督的目的最终要落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需要各级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走在前、心无旁骛开新局。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干部撑腰鼓劲。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展容错纠错317件、428人,持续营造了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山东落地落实。”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监督实践

 
 

“三色三单”助推监督精准高效

 

  十月的黄河入海口,“红毯”铺地,互花米草治理、盐地碱蓬和海草床修复等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

  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国家批准创建的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

  “治理工作推进很快,6000多公顷滩涂正翻耕第三遍,有望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黄河口国家公园互花米草治理项目有关负责人向东营市纪委监委驻点监督员介绍。而在8月份前,该项目还因手续办理缓慢收到“黄”色警示提醒。市纪委监委了解情况后,主动作为,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加快手续办理,开工时间大大推进,赶上了治理互花米草的最佳时间窗口。

  公园创建伊始,东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定位,及时跟进,现场“驻点”,对公园创建关键期涉及的4项重大工程、17项具体任务开展全过程跟踪监督。同时,强化与巡察、审计、政务热线等部门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全力服务保障创建工作。

  “我们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式管理,探索建立‘三色三单’监督体系,让监督更加精准,形成了‘发现问题—发单提醒—督促整改—评估销号’的监督闭环。”东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公园创建涉及项目多、监督任务重的实际,将全部项目集中挂图,根据监督发现问题严重程度,分别赋予黄、橙、红标识,并对应发放工作提示单、限期整改单和追责问责单,要求上“色”项目照单整改,评估验收后才能去“色”销号。同时,加大对上“色”项目监督检查的频次力度,确保问题实改真改。

  “三色三单”监督体系实施以来,累计排查廉政风险点53个,督促制定防控措施46条,发出各色提醒15次,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对任务推动缓慢、沟通协调不顺等问题及时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销号,有力保障了黄河口国家公园的顺利创建。(东营市纪委监委)

 


 

监督保障安居群众圆“致富梦”

 

  “现在村台的护坡已经完成绿化并加固提升,我们住着更安心了……”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9号村台兴东社区村民冯青山高兴地说。今年5月,在迁建安置过程中,东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实地走访搬迁群众,发现群众反映村台护坡上的土容易流失问题,随即向该县滩区迁建办公室反馈,强化对全县24个村台护坡加固提升工作的督导调度,确保村台基础设施质量安全。

  “搬得出”是滩区群众美好生活的第一步,做好迁建后续保障工作,才能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东明境内黄河滩区总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12万,是全省最大的黄河滩。该县纪委监委把滩区迁建后续问题整改监督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监督责任的重中之重,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检验标准,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研等方式,持续加强对安置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就业增收等方面的监督,形成工作台账,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推动整改,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居住环境直接影响群众幸福感。今年上半年,在治理黄河滩区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工作中,东明县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合监督方式,强化督导检查,约谈进度缓慢乡镇负责人,向有关乡镇提出整改建议9条,推动迁建社区内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出行不便问题,督促县交通运输局牵头、相关乡镇配合,圆满完成滩区2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为滩区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好的营商环境才能为迁建后的村台发展插上翅膀。在东明县长兴集乡黄河滩区,万亩虎杖种植基地生机盎然。据介绍,该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带动3000余名迁建群众就业。

  一手抓宜居安居,一手抓兴业致富,东明县纪委监委围绕北工南农主体功能区定位,坚持靠前监督、精准监督,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职能部门落实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一业一证”改革等情况的监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保障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让滩区群众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东明县纪委监委)
中共滨州市滨城区纪委 滨州市滨城区监察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山东华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7043726号-1
办公邮箱: ljcd318@163.com 来信请寄:滨州市滨城区创业大厦1006 邮编:256600

鲁公网安备 37160202000617